找到相关内容301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:释迦牟尼佛主张不饮酒的意义何在

    俱有酒色、酒香、酒味,饮后晕醉放逸之饮料,名之为酒(梵语sura)。甚至注速赐康、吗啡、麻烟、海洛因、强力胶,如此之药物皆有害身心,一律皆不可服饮,犯即构成。饮酒有五种过患:1.失礼貌威仪。2.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40077584.html
  • 问: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?

    情,来自无尽生命的积累,力量巨大。若想根除情执,必须从“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”着手。首先是戒的力量。情的产生须有具体对象,若不接触引发情执的因缘,就不会由此导致情感执著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75777818.html
  • 问:佛法之真精神何在

    佛法以无我为宗;以智、断、恩三者为用。智得证一切种智;断能除一切烦恼习气;恩能大悲普救十方三世一切众生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9111379318.html
  • 禁欲被广泛曲解,其真正意义何在

         有不少人问戒淫是不是禁欲之类的问题,可以说,禁欲的意义,被广泛地曲解了。禁欲这个词是从英文中译过来,用中文的字面解释,就是把欲望禁制。那就好像带出一种讯息,欲望只是被禁制,一看见禁制之类的...

    断欲主义

    |断欲|禁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14093481796.html
  • 面对当今科学时代 佛教定位何在

    任何一种文化、一种宗教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。在历史的发展中,一种文化、一种宗教要不被时代淘汰,就必须对自己已有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调整、补充或改造,找到自己在这个时代存在的理由,重新给自己一个定位。 当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定位|科学时代|佛教发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8201491506.html
  • 人生的意义何在——印顺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95698.aspx
  • 问:“般若”与“智慧”的区别何在

    济群法师答:般若是梵语,和汉语中智慧的含义相当,古德之所以不译为智慧,采用音译,中国文化中智慧这一名称,不足以充分体现般若的内涵。因为人世间的智慧是建立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上,它是有限的,有缺陷的。人类以有限的经验所建立起来的智慧,是不足以认识宇宙人生真实的,原因何在呢?宇宙人生的真实是无限的,而人类的智慧是有限的,有限不能认识无限。何况人类的智慧,虽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利益,但是人类智慧所发明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16135586477.html
  • “结缘”和“了缘”的意义何在

    “结缘”和“了缘”的意义何在?   佛教只说结缘和了业,那是指结善缘了恶业,没有“了缘”的说法。   结缘的意思,是对没有善缘或善缘不足的人,使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世法的帮助和佛法的引导,大家增长善缘,彼此互助,走上学佛修行成佛的路。因此,尽自己之所知所能与所有,跟我们所接触的人和众生广结善缘,是应该的。不过,结缘并不是投资,而是施予,不该想到回收。以一己之力广结善缘而影响他人也广结善缘,就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81556164.html
  • 何在忙碌的工作、生活中修持佛法

    教授: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邬金钦列多杰 时间:2009年1月1日下午 翻译:堪布丹杰 昨天有一位法友,他问了一个问题:一位佛弟子,尤其是一位在家人,如何在生活当中,在工作、在家庭当中,修持佛法。今天下午就以这个问题为基础,谈一些相关的内容。昨天的问题呢,请丹杰来帮大家念一下。 (堪布丹杰:这位法友的问题是:“即使我们很想花时间为来世做准备,但是现今世界的工作也多到、繁重到、乱到耗尽了我们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1976697.html
  • 多位皇帝亲临拜谒 佛教圣地五台山魅力何在

    多位皇帝亲临拜谒 佛教圣地五台山魅力何在   在清朝的正史记载中,满族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病逝于23岁。而在民间,则盛传着另一种说法:清世祖这时并没有死,这位多情皇帝因为失去心爱的皇妃,痛不欲生,去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。传说中,他的儿子康熙后来多次拜谒五台山,也是为了寻找自己的生父。不论这些传说真假与否,有一点可以肯定,那就是五台山这个佛教圣地,在崇信佛教的清朝统治者眼中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24669831.html